tel  138-1022-3273
体育赛事APP开发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19-04-16 00:00:00浏览次数:2060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与移动互联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网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与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相同,APP的数量也在爆发性增长,到2016年APP市场其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相结合诞生出的体育健身类APP便有了发展的可能。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健身类的APP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轨迹,提供能耗数据及个性化指导教学,已经成为手机里必不可少的应用。但在这巨大的市场之下,同时存在用户体验度差、偏重女性、盈利模式落后等阻碍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健身类APP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此来推动我国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并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体育健身类APP的内涵解读


1.1体育健身类APP的概念


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是指设计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软件[2]。体育健身类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的体育健身类APP并不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游戏、医疗咨询等内容。


1.2体育健身类APP的功能


1.2.1记录运动健身数据


此类应用核心功能:一是利用智能手机中GPS定位、陀螺仪等技术,实时记录用户运动轨迹,测算耗能以及其他运动数据,供其参考;二是利用传感器或可穿戴装备测量运动时用户身体数据,如心率、体温、血压和血氧等。


1.2.2指导运动项目学习


此类应用利智能手机自有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功能,科学指导用户进行锻炼,以此实现用户学习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科学健身减肥以及加快伤后康复等目的。


1.2.3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此类应用通过介绍均衡膳食、合理作息时间,督促用户改正错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以此来引领用户进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1.3体育健身类APP的特点及其优势


1.3.1随时与即时


随时是指只要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在身上,体育健身应用便可以随时记录运动与身体数据。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GPS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和高性能CPU圆满地和通讯工具相结合,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可穿戴装备轻松采集数据,并且用科学的算法,将所采集的数据转化成具体的运动距离、耗能量等,给用户Z直观的感受,这些数据会存在用户存储器中或者上传至云端,日记式记录利于用户比较和制定运动计划。


即时是指传统体育锻炼需要抽出固定时间段针对不同运动项目或者不同器械进行练习,而在生活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的今天,人们并不能抽出太多的固定时间段专门用于身体锻炼,一种新型利用碎片时间锻炼方式正在兴起,笔者将其称为即时性练习。体育健身类应用中出现数量众多的类似7分钟锻炼、徒手健身等应用,使得用户在起床后、通勤时、课间、工作休息等片段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若用户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生活大有裨益。


1.3.2科学与教学


在过去,传统锻炼的人群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这些习惯和计划多数是随性的、经验式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科学的[3]。但是,体育健身类APP的出现会改变这种情况,它会为用户列出全球Z先进的健身手段,不论是徒手健身、跑步骑行还是器械练习,都可以根据用户自身情况提供合适的运动量与强度搭配。不仅如此,一些体育健身类APP还为用户推荐运动装备以及运动后食谱搭配等功能,这种如同健身房私人教练一般完整科学的健身方式是与传统经验式锻炼Z大的不同。


智能手机自有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功能,大大优化了人机之间的交互关系[4]。这为运动爱好者通过体育健身类APP学习运动技术技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常见的三大球(足篮排)、三小球(乒羽网)、舞蹈、骑行和武术到不常见的垂钓、斯诺克、潜水以及极限运动等,都可以在各自专门的体育健身APP中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文字描述、动态图片、视频演示等等,全方位立体式地向用户进行介绍,这种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上自我摸索和求助教练的状况,更科学、更便捷以及更廉价。


1.3.3私人与社交


每个人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其锻炼方式应该有所差异。体育健康类APP能依据从用户处采集的运动信息以及用户的个人要求与习惯,制定更符合用户本人的私人健身计划。随着用户身体信息以及锻炼后变化的信息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APP服务器会利用特殊算法制定更科学的健身方式,并良性循环。


有实验显示,体育运动锻炼本身便能使人在社交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5]。在传统的锻炼人群中,因共同锻炼次数的增加,会形成小型的交流圈,分享经验心得,但是这种交流圈人数规模小,联络方式落后,交流内容琐碎,虽说对社交有益,却对锻炼者的经验增长起不到过多的促进作用。体育健身类APP将会结合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更新传统锻炼社交方式。体育健身类APP的社交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与运动爱好者交流场地、运动器材、技术技能和心得体会等信息,并且可以利用其分享功能,将信息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供更多的人交流。   2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现状


2.1体育健身类APP用户量


Talking Data 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中显示,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上移动健康管理用户规模达1.2亿,2014年12月份较之于1月份用户规模增长了113.4%,并且增长速度不断提高[6]。像咕咚、乐动力跑步等APP用户量已超过千万,Nike Training、超级减肥王等APP下载量增长速度超过300%。可以看出,体育健身类APP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人群。另外,利用体育健康类APP辅助指导锻炼将改变传统体育健身方式,成为数字化、科学化健身的新形势。


2.2体育健身类APP类型


在种类上,APP Store将体育健身类APP细分成三大类九小类。在第一大类健美塑身中有日常记录、课程与练习、跑步、7分钟健身、目标训练和瑜伽六小类;第二大类健康生活中有私人教练、健康饮食和成效追踪三小类;第三大类跑步与骑行爱好者。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将这些不同类型的APP统一划分成四类:运动记录类、运动教学类、健康生活类以及其他类。其他类涵含了系统分类统计错误、医疗监测与下架APP等。由App Annie所提供的数据,分别将苹果应用商店、谷歌应用商店以及WP应用商店中下载量前100名的体育健身类APP进行统计得出表1。


表1显示在各大应用商店平台中,运动指导的数量均是Z高的,究其原因是运动指导这类APP多将用户群定位在15~30岁的学生或者年轻上班族,这个群体对减肥瘦身、快速塑身、瑜伽等运动方式十分追捧,并且这是一个Z快速接受体育健身类APP的群体,因此拥有37.80%的综合下载量。运动记录是一种新类型的APP,因其功能丰富、贴近生活、科技感强等特征吸收了大量用户,用户群的增加吸引着数量众多的工作室参与,如屡获大奖的咕咚和乐动力跑步便是运动记录类的代表应用。健康生活类在前100名APP的数量稍微落后,不过在谷歌应用商店中体育健身类下载量前10名的应用中有5个是健康生活类,因此健康生活类虽在软件数量上不占优势,但因其众多的优质应用,也存在着大量的用户。三个分支的体育健身类APP均衡发展,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扩大使用人群,这种良性发展模式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2.3体育健身APP与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和云服务等交互及储存技术,以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设备(眼镜、手表、腕带等)[7]。知名调研机构IHS预计:在销售额方面全球可穿戴设备将从2012年97亿美金增幅到2018年336亿美金,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9%;智能手表会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产品,年出货量增长235%[8]。如此高的出货量和增长率显示这种新型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认可。在中国,消费者对待可穿戴装备的感兴趣功能中运动健身占59.5%,休闲娱乐占57.1%,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健康监测管理与运动数据记录,因此与可穿戴设备相匹配的体育健身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发芽,代表产品如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它利用特殊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记录用户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在体育健身类APP:Activity app的帮助下将运动数值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用户久坐或大负荷运动之后,提醒用户运动或是休息。2014年是可穿戴设备成长的一年,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相继流行,各类厂商群雄逐鹿,积极推动可穿戴设备跨越式发展,可预期的是,未来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组合,将会是移动健康的主要发展方向。


3当前体育健身APP在使用中问题解读


3.1内容同质化程度严重


我国移动APP市场正在步入爆发性增长时期,为了分得这块“大蛋糕”,大量从业与创业人员进入市场,在没有权威监管机构与成文法规约束的环境中,恶性竞争、相互模仿、直接抄袭的情况屡见不鲜。在APP Store中,以“减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出现1 871个相关结果,这些应用在界面风格上大同小异,内容部分彼此借鉴,排名上升迅速的新应用其创意会被直接偷取,嫁接到其他应用中。因没有鲜明的产品差异化定位和产品人群划分且缺乏特色与卖点,用户下载任何一款,在获取信息内容方面差别不大。


3.2应用开发偏重女性


针对女性健康、塑形减脂的APP数量远多于男性。随着美柚与大姨吗两款针对女性健康生活开发的APP在2014年都获得3 500万美元投资之后,体育健身类APP偏向女性的情况愈发明显,女性减肥操、女性瑜伽、女性健身教学等应用充斥着APP下载榜单。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夸赞运营商目光锐利,抓住以女性为主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面对,体育健身类APP轻视了青少年锻炼、中老年健身、运动损伤康复等同样重要的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忽视不同健身人群的不同需求,体育健康类APP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


3.3功能单一且运动数据采集准确性较差


智能手机因其硬件功能的制约,在健身爱好者运动时只能充当一个高级计步器的角色,若用户在进行如推举杠铃、瑜伽等不需要走动的锻炼方式时,体育健身类APP的运动记录功能并不能发挥作用。另外,在进行如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时,只依据“步数”的数据来计算消耗卡路里也是错误的。虽说与体育健身类APP相搭配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科技产品,可穿戴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并且就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因为无法排除意外如情绪、服药、睡眠状况甚至天气异常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9]。所以,硬件技术的提高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是未来运动数据采集类APP得以普及的重中之重。


3.4盈利模式落后   目前,体育健身类APP盈利方式有四种:付费应用、内购买模式(应用免费但特殊功能收费)、广告盈利和运动厂商品牌推广,其主要的盈利方式是付费应用和广告盈利。多数付费应用有着优美的界面、流畅的操作、贴心的细节、完整的功能,但是数据显示:即便付费应用在APP Store中占了10%,下载量前100名的应用中付费应用占23%,但在下载量方面,美国付费应用的下载量只有免费应用的1/15,在中国和阿拉伯等地区这个数字变成1/100,所以虽然付费体育健身类APP产品本身很优秀,但是厂商在用户群体选择的时候便损失了极多的潜在用户。广告盈利是体育健身类APPZ大的盈利手段,但是智能手机的屏幕大小影响广告的表现形式,不仅如此,那些通过APP来获取健身信息,通过文字、动图、视频等方式学习运动技能,专注良好的社交环境的用户,对于广告的容忍程度要远低于其他种类APP,一旦广告影响用户体验,那么丢失用户是不可避免的。


4对策


4.1完善平台以便加强监管


体育健身类APP的市场监管不单要靠政府和运营商,还要靠广大APP用户监督管理。首先,要提高体育健身类APP的上架要求,苹果与安卓平台商店应对上架的此类应用加强审查力度,存在内容虚假、借鉴抄袭的相关应用严禁上架;其次,要针对体育健身类APP出台相应的监管法规,如开发运营商的信用度、内容抄袭等,让管理者和开发商有法可依。再次,优化APP商店评价系统。为了提高商店的APP数量,苹果与谷歌在APP上架方面一直都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并利用用户评价系统来优胜劣汰,这对APP用户给予了很高的权利,在商店初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大,APP的增多,运营商刷评价、低分应用改名重新上架等现象层出不穷,评价系统也越发不可靠。APP商店应该重新制定评价系统,严惩刷分APP,对于综合打分评价过低的APP,不仅要下架,而且降低其开发运营商信用值,并详细核查旗下其他应用。以此通过政府、运营商和用户的共同努力,改善APP商店平台。


4.2科学化与均衡化内容


在体育健身类APP内容方面,科学与专业是体育健身类APP的基础,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和运动方式的开发是体育健身类APP发展的关键。因其内容涉及到用户的锻炼效果,所以在设计之初便要寻求专业的体育团队,提供理论与实际指导,经过正确的设计和推广,这种利用体育健身类APP进行的科学健身方式,会因便捷和廉价而极大地推动全民科学健身。另外,可以尝试利用体育健身的特性,与其他类型如游戏类或者音乐类APP相结合,例如:由Fourdesire工作室开发的游戏Walkr,它的主题是“脱宅游戏”,Walkr的乐趣在于不停地积攒金币和能量,去发现稀奇古怪的外星球,能量可以缩短发现外星球的时间,获得能量的方式只有两种,行走或者奔跑,这样用户在运动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游戏奖励的快乐。随着运动人群养成利用体育健身类APP的锻炼习惯之后,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运动方式都会对体育健身类APP产生需求,那时只有已经抢占市场先机,保持良好口碑的APP才会得到用户的青睐。


4.3提高服务与扩展功能


体育健身类APP作为一种应用于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第三方软件,要想在功能的使用上获得用户满意,开发商需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优化算法,精确当前可采集运动数据,同时还要求运营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给予体育健身人群在使用APP时的便捷和流畅。体育健身类APP要想在功能上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则要依托于制造商硬件技术的提升。也正是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产品和设备的成功研制,体育健身类APP的功能才越发丰富。在制造者不断创新科技、开发者不断更新功能、运营者不断提高服务、使用者正负意见反馈中,形成良性完整产业循环。


4.4更新盈利模式


在可持续盈利方面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善原有盈利方式。在付费APP方面,因其更加科学与专业、功能全面、用户体验好而得到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可以用降低售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推广自己的品牌,为以后的产品做铺垫。在广告方面,要创新广告形式,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准确化、个性化投递广告,减少投放次数并提高被阅读效率,比如,可以运用阅读广告回馈积分,用户使用积分可以兑换需要花钱购买的增值服务等方式。在应用内购买方面,因其APP本身免费下载,所以用户量下载量并不会被限制,除去免费的基础功能服务,只需要在增值服务部分花费费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要求购买增值服务,这种类似私人化定制的模式将会是未来体育健身APP的主要模式。另一方面,创造新型盈利模式。随着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形成,体育健身类APP为体育产业的增长带来了可能。体育健身类APP可以为用户提供如:即时的场地信息、教练指导、运动器材装备、


在线视频教学等等信息,通过手机对这些服务进行购买无疑是简单快捷而又安全的。其次,闭门造车不如融合百家所长,借鉴互联网其他盈利模式,积极探索如增值服务或者O2O等新型盈利模式,丰富自身。


“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已进入到收官阶段,在不断增长的运动人群、不断丰富的健康内容、不断健全的健身设施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全民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体育健身类APP因其科学、便捷和移动的优势成为推动全民科学健身的强大助力。因此,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出台相关的政策;开发商方面要创新内容、更新形式、优化体验和提升品质;相关的研究者和体育健身APP用户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共同推动我国科学化、移动化体育健身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年服务热线:

138-1022-3273

在线咨询

海量案例 免费电话 申请试用